向马哈希大师学正念II

PDF下载

向马哈希大师学正念Ⅱ

与马哈希大师小参

马哈希大师

Mahāsī Sayādaw

bodileafgrey

达马聂久(Tharmanaykyaw)编着

拉明久(Hla Myint Kyaw)英译

温宗堃、何孟玲 编译

庆安正念推广中心 出版

 

 

馬哈希步行

马哈希大师

( Mahāsī Sayādawa, 1904-1982 )

智者乐慈,昼夜念慈,

心无克伐,不害众生。

持戒者安,令身无恼,

夜卧恬淡,寤则常欢。

~《法句经》

 

 

 

 

 

Tharmanaykyaw Sayadaw2_grey

达马聂久禅师

(Sayādaw Tharmanaykyaw, 1956- )

虽多诵经,不解何益?

解一法句,行可得道。

千千为敌,一夫胜之,

未若自胜,为战中上。

~《法句经》

 

 

中译者序

今年初,我和孟玲在缅甸达马聂久禅师的禅修中心禅修将近尾声时,禅师给了我这本小册子。当时我在缅甸禅修了20天,孟玲则已禅修了两个月余(这几年来她每年都在缅甸密集禅修数月)。晚上休息时,我随手翻了这本书,竟欲罢不能,一口气将它读完。我心想这是四念处修行者很好的参考书,应该加以翻译,便请求禅师允许我利用最后三天时间来翻译此书。初稿在第三天完成,回台后由孟玲负责后续的校对、润饰工作。
几年前我们曾译过达马聂久禅师编写的〈马哈希大师对当代内观禅修方法的分析〉和《一生的旅程──班迪达西亚多传记》,从禅师编/写作的风格,感受到他对禅法、人事的观察细腻,文笔写实饶富趣味,尤其孟玲在两年前曾在那里禅修过两个月,在她的推介之下,我一直希望有机会向禅师学习,这次总算如愿,能当面请教许多关于马哈希正念禅法的历史和理论问题。禅师对于我的问题,无论大小,有问必答,即使当场无法明确回答,也会回去查找资料再给与详细答复。让人倍感亲切、可敬。
除了上述的书籍外,禅师还有许多非常好的著作,内容撷取自巴利注释书,像是《圣者的特质》、《被祝福的众生》等,可惜这些书没有英文翻译,译者也不识缅文,只好等待未来有心人。
温宗堃
2014年06月01日
于庆安正念推广中心

达马聂久禅师简介

邬.达米卡兰卡拉毗旺沙(U Dhammi- kālṅkārābhivaṃsa),以达马聂久西亚多 (Sayadaw Tharmanaykyaw)之名而为人所知。
生于1956年7月28日。十二岁时,出家为沙弥,并在村里的寺院学习两年。1969年,他转往阿马拉普罗 (Amarapur)的马哈甘达勇寺(Maha Gandhayon monastery)学习巴利佛典八年。20岁时他受具足戒成为比丘。他的戒师是闻名的马哈甘达勇西亚多.邬迦那卡毗旺沙(Maha Gandhayon Sayadaw U Janakabhivamsa)。禅师在1976年取得政府授予的「法阿阇黎」学位(Dhammacariya degree),并于1978年通过萨迦希哈会考(sakyasinha),取得「阿毗旺沙」(abhivaṃsa)的头衔。
在受具足戒后不久便到马哈希教法禅修中心(Mahasi Sasana Yeiktha)密集禅修一个月,并得以聆听观智进展的开示。受具足戒后七年,他再次回到马哈希中心,承担班迪达大师(Sayadaw U Panditabhivamsa)所托付的种种职务,长达八年。之后,当班迪达大师移锡至他自己的禅修中心班迪达道场(Panditarama)时,禅师也跟随着大师。在此之后,他一直在指导禅修者,并教授戒女和青少年们佛学课程;他曾担任雪麦功森林道场的住持,也曾到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美国等地弘法。禅师用达马聂久的笔名写过许多著作。2006年起,他住锡在他自己的寺院达马聂久马哈甘达勇寺(Thamanay- kyaw Mahagandhayon Monastery)。
禅师的著作,计有一百二十余本,包括《一生的旅程--班迪达西亚多传记》、《马哈希大师对当代内观禅修方法的分析》、《跟马哈希大师小参》、《圣者的特质》、《被祝福的众生》等。
【说明】
.邬(U),是对缅甸男性的敬称。
.达米卡(Dhammikā),出家法名。
.阿兰卡拉毗旺沙(ālṅkārābhivaṃsa)为通过一种特殊巴利语会考所获得的头衔。
.西亚多,本意为大师,现在也做为对寺院住持的敬称。

能行说之可,不能勿空语,
虚伪无诚信,智者所屏弃。
~《法句经》

与马哈希大师小参[1]

前言

这本名为《与马哈希大师小参》的小册子,搜集了已故马哈希大师的诸多讲记中,与念住内观禅修(satipaṭṭhāna vipassanā)相关的重要内容。书中的提问,是我填加的。本书的目的,是为了让想要正确修行的人们,能够更快获得马哈希大师关于念住内观禅修的精辟说明,并对它们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
达马聂久

问1. 马哈希大师!您一开始练习念住内观禅法时,便对这禅法具有充分的信心吗?

起初,我对这方法并没有充分的信心。所以,如果有人在实修之前对这练习不具信心,我不会责怪他们,这是因为他们未曾练习,或只有少少的经验。1931年,当我戒腊仅八年时,一位名叫明坤.杰打汪大师(Mingon Zetawin Sayadawji)的禅师,教导人们:走时,观照走;站时,观照站;坐时,观照坐;躺时,观照躺;弯时,观照弯;伸时,观照伸;吃时,观照吃。我感到极为好奇与困惑。困惑的是,这里头没有观察像名、色等的究竟法,也没有观察它们的无常、苦、无我。然而,我左思右想着:「大师的教法好奇特,但我确定他极为博学,而且他的教学是出于亲身的体验。也许在我亲身实践之前便遽然断定好坏,为时过早。」于是,我开始随他学习禅修。
(《圣住经讲记》,页84)

问2. 尊者!能否请您解释satipaṭṭhāna的意思?

satipaṭṭhāna,意谓正念,或持续地觉知。禅修者应该觉知的,是当下发生在自身的身体的(身念住)、感受的(受念住)、心理的(心念住)或一般的(法念住)现象。
(《念住经讲记》)

问3. 尊者!我相信您的禅修一定进步神速,观智一个接着一个地生起。是吗?

在练习了三、四周后,因为我尚未付出充分的努力,所以仍然无从欣赏这方法。不过,有些禅修者虽然也是新学,但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却已培养了足够的定力和正念,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无常、苦、无我。就我而言,练习了四、五天后,甚至过了一个月了,依旧没有任何进展,那时可说是一无所获。这是因为我对这方法没有足够的信心,而且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。这情况是,巴利称为vicikiccha的怀疑,阻碍了观智、道果的生起。所以,去除这种怀疑是很重要的。我当时浪费时间在怀疑上,误把怀疑当作有效的分析。
我那时想,观察目标为走、弯、伸等,这只是观察概念法,而非究竟法,禅师把这当作基本的训练来教导我,也许迟些时候他会教我辨别名、色。后来在我持续练习之下,我豁然了解:「啊!观照走、弯、伸等的身心现象并非只是基本训练,这也是中、高阶的教导!我所需要的教导就是这些而已,不需要其他的了。」
(《圣住经讲记》)
问4. 尊者!只是观照概念法的「走」为「走」,就可以体验究竟法吗?

「我」有三种。第一种出自邪见(diṭṭhi),误把「我」当作是一个人;第二种,出自慢(māna),以为「我」是重要的人物;最后一种,是日常用语中用来沟通所说的「我」。当你观照「走」为「走」时,所涉及的「我」是第三种,佛陀和阿罗汉也会用,和邪见、慢没有关系,所以我教导禅修者使用日常用语,观照每一步为「走」。
虽然禅修者使用世俗用语,但是当禅修者的定力变强时,他将超越概念而体验到究竟法的现象。例如,在走时,禅修者将体验到想走的动机、挺起、拉紧、移动,以及它们的持续变化。禅修者不会感到固定的形体或形状,只会感到现象自行地生起和灭去。到时候,禅修者将不仅观察到所观的对象,也观察到同步的观照心本身生起又立即灭去。如果你不相信,可以试试看,我保证,如果你依循我的指导,你会亲身体验。
(《圣住经讲记》)

问5. 尊者!我们开始练习时,应当观照什么?例如,在走时,我们应当观照其中的名、色吗?

《清净道论》的疏钞说:Yathāpakataṃ vipassanābhiniveso。意思是:「内观随住任何明显的所缘。」所以,我们教导人们修习内观时,从观察任何明显的所缘,亦即容易观照的所缘开始。不应认为,从微细或困难的所缘着手,你就可以没有耽搁地更迅速完成禅修;就如学生开始学习时,应该从简单的课程开始,而不是给予艰涩的课程。同样的,你应该从最容易的观察着手禅修。像「走时,观照走」,就是佛陀教导的简易方法。
(《圣住经讲记》,页207)

问6. 尊者!呼吸时观察腹部的起伏,是您首创的吗?

腹部起伏的观察,并非我首创。事实上,首创者是佛陀,因为他教导观照包含在五蕴里的风界(vāyo-dhātu)。而腹部起伏,是由风界所造成。
有些人起初会质疑观照腹部起伏的方法,但是受到朋友的鼓励而去亲身尝试之后,他们懂得赏识这方法,乃至批评之前那些吹毛求疵的批评者。我确信,每位试过这方法的人将会因亲身体验而珍视这方法,如同品尝过糖的人可以从亲身经验,辨识糖的滋味。
问7. 修行太过勇猛,会不会有害健康?

巴利佛典说:kāye ca jīvite ca anapekkhataṃ upaṭṭhāpeti,意思是「不顾身与命」。这句经文鼓励人们勇猛精进,即使失去了手脚、牺牲了性命,也在所不惜。 有些人会想:「这样修行太可怕了!」事实上,没有人会因勇猛修习而亡故,乃至危害到健康。其实,有许多的见证,显示人们因练习禅修而治愈了长年的沉疴痼疾。
(《圣住经讲记》,页118)

问8. 尊者!修习内观时,需要标记所缘,为所缘命名,如「起」、「伏」等吗?

名称,无论是专业术语或日常用语,都是概念、约定俗成的,那并不是重点。重要的是觉察所缘,如呼吸时腹部起伏里所蕴含的现象。其实,仅觉察所缘而不加以标记,便已足够。
但是,若无标记,可能难以完全精确地觉知对象,禅修者也不容易向老师报告其经验,且老师不容易给予建议。这便是我们教导禅修者在观照所缘时,给予标记的原因。标记时,如果要用佛教术语来标记所有的所缘,那并不容易,因此我教导禅修者在禅修时使用日常用语,如「起、伏」。
(《保护佛陀教法》)

问9. 尊者!您总是鼓励我们要标记所缘吗?

有时候,你发现所缘出现得非常迅速,让你没有时间一一标记,这时你仅能时时觉知它们而不加以标记,如此才能跟上它们;也有可能自动觉察到四个、五个或十个所缘,但你仅能标记其中一个。不必担心,如此便已足够。如果你试着标记所有生起的所缘,你可能很快就会感到疲累。重点在于,紧密地观照所缘,观照它们的特性。如此,你也可以观照六根门剎那生起的所缘,而非仅是例行的观照。
(《内观方法概要》,页55)
问10. 尊者!若不标记禅修所缘,如:起、伏、坐、站、躺等,是否有任何弊端?

不标记禅修所缘,会带来一些坏处,像是:心和所缘不能精确地同步,觉察很肤浅,精进力不足等等。
(《禅修的目的》,页27)

问11. 尊者!如果坐时,观照「坐、坐」便已足够,为何要教导禅修者在坐时观照「起、伏」呢?

坐时,观照「坐、坐」,便已足够。但是,如果观察单一对象久了,很容易会精进太少而定太多,失去了平衡。这会导致昏沉和懒惰,觉知力变浅变弱。这便是我们教导坐时,观照「起、伏」的缘故。
(《具戒经讲记》)

问12. 尊者!禅修者如何透过观腹部起伏,来保持定与精进之间的平衡?

观照腹部起伏并不需要太多定,因为它不是单调类型的所缘,也不需要太多的热勤,因为只有两类所缘要观照,因此能保持定和精进的平衡。
(《具戒经讲记》)

问13. 尊者!一小时坐禅和一小时行禅交替练习的目的为何?(马哈希禅修中心的日常作息,即坐禅和行禅交替进行)

行禅太多时,容易精进过度而定太少,而且可能有损健康,所以我们教导行禅和坐禅交替进行,各一小时,如此可以保持定和精进的平衡。
(《具戒经讲记》)

问14. 尊者!若观照腹部起伏,会仅觉察到腹部本身在起伏吗?

  在练习初期会觉察到腹部本身,这没有问题。当然,初期不会有道果的证悟,甚至也不会获得名色辨别智(nāmarūpa- paricchedañāṇa)(英译按:第一个观智,能辨别名和色)。在练习的初期,禅修者必须努力透过紧密地观照「烦恼盖」(如:散乱心),来将它们去除。只有当烦恼盖被镇伏相当的时间,心远离它们的时候,禅修者才会超越腹部本身,开始体验到腹部起伏所蕴含的真实法,如挺起、绷紧、振动等等。
(《圣住经讲记》)

问15. 尊者!您能谈谈合适的坐姿吗?

跏趺坐有三种,任何一种盘坐姿势都可以:第一种,是如佛像那样,两脚底心朝上;第二种,是两只小腿平行,或一只叠在另一只的上方;第三种,是缅甸女众坐的方式,双膝折叠在下(addha-pallaṅka,半跏趺坐)。对女众来说,可以依她们的喜欢来坐,公开场合除外。重点是能够久坐,以便定力有机会生起、增长,最终引生观智。
(《在仰光大学的演讲》,页73)

问16. 尊者!您告诫禅修者禅修期间完全禁语吗?

不建议如此。但是不聊琐碎、无用的话,则是明智之举。说话应只谈需要的、有利益的或与法义有关的事,而且要适可而止,如此,在俗务和修行两方面都能进展。
(《减损经讲记》)

问17. 在所缘发生之后一会儿才观照所缘,是可能的吗?

虽然你买东西可以赊账,稍后再付钱,但是内观修行不能赊账,因此你必须在所缘发生之时观照所缘,以免对它产生执取。
(《内观基础》,页84)

问18. 尊者!您让禅修者聆听观智的开示时,是在印可他或她是预流者(sotāpanna)吗?

我们不对禅修者的修行位阶做判定。但是,当我们确信禅修者的练习足够好时,我们会让他或她去听禅师讲解观智如何开展直到道智、果智的开示,这目的是为了帮助禅修者能用这开示检视自己的经验,以判断自己的修行程度。另外,这也能给禅修者一个机会来欣赏其修行成果,激励他们更加努力以获得更高的进展。我们不适合去判定禅修者的证悟,所以,认为让禅修者聆听观智的开示,就是印可他或她为预流者,这纯粹是误解。
(《减损经讲记》,页193)

问19. 尊者!您教导内观曾遭遇什么样的困难?

1939年,我开始在我的家乡雪布镇(Shwe Bo)谢坤村(Saik Khon)马哈希寺(Mahasi monastery),教导念住内观禅法。那时,附近寺院的住持对我的教法感到不悦,不过他不敢在我面前公开指责,因为他知道我所学扎实,所以仅在私下批评,当时也有一些比丘和居士支持他,但我从未响应,照常继续教学。无论他们怎么说,都无法动摇我,因为我是基于自身的经验在教学。后来,愈来愈多人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,验证了我的教学。
指责我的教学的那位比丘,几年后因和一位女众有染而还俗了,再四、五年后,他就去世了。
当我开始在仰光教学时,一家报纸曾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批评我的教学,但我从未响应。还有一本名为《净土阶梯》的书,用恶毒的言词抨击我的教学。此外,有一本杂志也持续地发表指摘我的教学的文章。我从未响应他们,我心想:这法是佛陀的,不是我的,认可我的教学的人自然会来找我,其他的人会去找其他老师。我继续照常教学,且发现弘法事业一年比一年成功,并未失败。
1950年启用这仰光禅修中心时,只有25位禅修者。如今,热季时会有近千位禅修者,即使禅修者较少的凉季也有约两百人在此禅修,这景况显示教学的成功而非失败。
(《迅捷经讲记》,页237-8)

问20. 尊者!修习内观禅修可以累积的最大量功德(puññā)有多少?

每一秒钟可以观照一次,一分钟就有60次,一小时就有3600次,而一天内扣除睡觉4小时,可以有72000次。这是庞大的功德。

问21. 尊者!我们应该花多少时间在用餐上观照?

当你独自用餐且得以作详细精确观照时,你可以一口饭观照50或60次,如此,用餐可能会用上约一小时的时间。不过当你在团体中用餐,就不可能如此观照,你需自己决定,尽可能地多观照。
(《马陆迦子经讲记》,页144)

问22. 尊者!禅修在行走时观照「左脚、右脚」或「提、推、放」的时候,应该觉照什么?

脚板或身体上的感觉,是禅修者应该觉照的。用术语来说,就是vāyo-dhātu──风界,其特相是挺起、绷紧、移动或振动;tejo-dhātu──火界,其特相是温度:冷、暖或热;paṭhavī-dhātu──地界,其特相是坚硬、柔软或细滑。不过,风界在大多数时间最为显著,易于观察。
(《马陆迦子经讲记》,页149)

问23. 尊者!站立时,禅修者应该觉照什么?

站立时,持续观照「站、站」。如果因为它是单一所缘,变得单调乏味,可以再加上一个显著的触点,观照「站、触」,「站、触」;或者,你也可以换去观照腹部的起伏。
(《马陆迦子经讲记》,页149)

问24. 尊者!坐时和躺卧时,禅修者应该觉照什么?

坐时,只要持续地观照「坐、坐」。如果因为是单一所缘,变得单调乏味,可以再加上一个显著的碰触点,观照「坐、触」,「坐、触」。或者,你也可以观照腹部的起伏,聚焦在以挺起、移动为特相的风界感受。躺卧的时候,也是如此。
(《马陆迦子经讲记》,页149)
问25. 尊者!如果禅修者觉得观照腹部起伏太容易,或者起、伏之间有个明显的空档,他或她应该怎么做?

禅修者应该除了觉照「起、伏」之外,再加上「坐」,觉照三个所缘:「起、伏、坐」,「起、伏、坐」。禅修者必须用和觉照「起、伏」相同的方式,来觉照「坐」。如果中间仍有空档,再加上一个显著的触点,观照四个所缘:「起、伏、坐、触」。躺卧时也类似,观照:「起、伏、卧、触」或「起、卧、伏、卧」。
(《内观方法》,第2册,页12)

问26. 尊者!当禅修者觉察到冷或热时,这是火界还是苦受(dukkha)?

当禅修者仅觉察到热时,这是经验到火界;如果禅修者感到不自在、不舒服,这是经验到苦受。冷风或冷水也是如此,可能是火界或者是苦受,视情况而定。
(《马陆迦子经讲记》,页165)

问27. 尊者!要花多久的时间,禅修者才能完成观智的进展?

只有极少数的人,可以在一周左右报告他们观智的成就,大多数人通常在一个半月或两个月之后才描述出他们完整的观智。然而,有些人必须用三、四个月的时间来完成。不过禅修者如果认真按照指导来修习的话,有可能在一个月左右描述其成就,这就是为何我们通常鼓励禅修者在此至少修习一个月的原因所在。
(《减损经讲记》,页191)

问28. 尊者!禅修者可能需要多久的时间,才能到达生灭智(udayabbayañāṇa)?

大多数人,如果他们精勤努力,可能在一周左右到达这个观智。不过少数的特例,也许百人中仅一、两位,能在三、四天内成就这观智。但有些人因为努力不足或心力羸弱,必须花十天或十五天。也有一些人由于有所欠缺,即使修习一个月也无法证得此智。总之,禅修者如果精勤修习的话,通常在一周左右可证得此智。
(《减损经讲记》,页181)
问29. 尊者!禅修者需怎么做才能照见法?

打个比喻,在夜间,你无法看清事物,但是若使用火炬便可看清光照处的事物。同样的,定好比光,透过定便能照见法──腹部起伏的方式、拉紧、绷紧、移动等等。
(《减损经讲记》,页113)

问30. 尊者!禅修者如何才能体验到apo-dhātu──水界?

(英译按:事实上,水界非透过身触感知,不过,)禅修者可以体验到水界与其他界结合时的「流动」或「湿润」,因此,当你觉知泪、痰、唾液、汗时,在身上可以感到水界的「流动」或「湿润」。水界通常遍布在〔32种身分中的〕12种身分之中,如胆汁、脓、痰、血、汗等等,这些可以被观察到。
(《减损经讲记》,页121)

问31. 尊者!除了实际经验外,我们什么也不接受吗?

仅接受实际经验并不实际,换句话说,没有理由不相信那些非亲历的事实。有些事,虽然你无法用肉眼看见,却可用显微镜或望远镜看见。即使你未曾见过这世界的其他地方,但你仍可合理地相信到过那地方的人所说的话,显然,就算我们没去过外层空间,但我们必须接受航天员的发现。
佛法既深奥又微妙,我们不能亲身经验的原因,可能是因为缺乏修行天分(波罗密pāramī)和努力,或者是因为业(kamma)、烦恼(kilesa)、果报(vipāka)、违犯(vītikkama)、毁谤圣者(ariyūpavāda)[2]*1等障碍。但是大多时候,未证观智的原因是因为努力和定力不足。所以,如果你的努力不如别人,你就不能期待和别人一样证得特别的东西。
(《减损经讲记》,页184)

问32. 尊者!为何您教禅修者,从观照腹部起伏开始禅修?

如果观照变化太多或太微细的所缘,这会花相当的时间才能培养出定力;如果观照明显的且有限的所缘,则能较快培养出定力。这就是为何我教导禅修者在开始练习禅修时,观照以风界(vāyo-dhātu)的挺起、拉紧、振动为特质的腹部起伏的原因。
(《转-法-轮-经讲记》,页172)

问33. 尊者!只有腹部的起与伏这两个对象要观照吗?

我们教导禅修者最初仅观照两个所缘,即腹部的起和伏。不过,我们也教禅修者在思绪出现时观照思绪,随后再回到主要的所缘。疼痛也是如此,当疼痛消失时或者在观照适度的时间后即使疼痛仍持续,应该回到主要的所缘。肢体的弯曲、伸直,姿势的变换也相同,禅修者应该观照其中的每一个动作,然后回到主要所缘。如果看到或听到什么,禅修者应该观照「看到」、「听到」等等,在观照三、四次后,必须回到主要的所缘,全心投入。
(《转-法-轮-经讲记》,页173)

问34. 尊者!有人仅凭听闻佛法便证悟吗?

人们并非因听法而证悟。要证得道(magga)、果(phala),观照身、受、心、法是必要的。
(《转-法-轮-经讲记》,页158)
问35. 尊者!个人的修习,会因年龄而有差别吗?

老年人和年轻人是有些差别。例如,为了证得某些观智,二、三十岁的人可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,但六、七十岁的人可能就需要两、三个月的时间。这是因为年轻人身强体健、精神充沛,也比老人较少忧虑。显然,人往往愈老病愈多,老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也都较差,而责任感和忧虑则较盛。
对比丘而言,最好在受具足戒后便修行。新受戒的比丘,仍然年轻且对修行有强大的信心,戒行也仍然完好无瑕,所以我认为无论经教学习有多重要,比丘应该在受具足戒后即尽快禅修,至少修习三个月。很不幸的是,有些比丘还没能禅修便去世,实在可惜!
(《雪山住经讲记》,页320)

问36. 尊者!有可能藉由观察走或者右步、左步等,常识上人人皆知的所缘而证得观智吗?

你知道入出息念(ānāpāna)的练习,其所缘「入息和出息」似乎不应加以观察,因为它是每个人常识所知的。然而,没人敢这样批评。同样地,说观照「左步、右步」像军事训练,无法藉此培养正念、定力和观智,是没道理的。军事训练是为了体能锻练,而观照是用来培养正念、定力和观智。如果你否定这个练习,这将意味着你否定佛陀的教学。
(《法嗣经讲记》,页83)
问37. 尊者!「观照」一词的意思为何?

「观照」一词,意谓着:注意着禅修所缘,以便觉察剎那剎那地正在真实发生的现象。
(《涅盘经讲记》,页216)

问38. 尊者!您为何教我们将动作放慢?

当你把动作放慢时,正念、定力和观智才能跟得上所缘。这就是为何在初始练习时,必须正念地缓慢做每件事的原因。在初期,如果动作很快,你的正念和觉察力会无法跟上所缘。
(《二十五周年纪念日谈话》,页86)

问39. 尊者!为何禅那成就者虽然证得了禅那,却看不见名色的无常、苦、无我?

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走、站、坐、看、听…等之时,当下真实现起的身心现象,所以他们无法看到名色的无常、苦、无我。
(《二十五周年纪念日谈话》,页86)

问40. 尊者!定力和觉察力,会让我们的疼痛经验有所不同吗?

定力和觉照力还不强时,你会发现在观照疼痛、僵硬或热之时疼痛持续增强,但你应该带着耐心和毅力持续观照。当定力和觉察力变得够强大时,疼痛通常会消褪。有时候,当你观照它时你会发现它立刻消失。这类的疼痛,可能不会再发生。
(《无我相经讲记》,页46)

问41. 尊者!在这个年代,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证得道果,这是真的吗?

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,肯定不会去修行,更别说证得道(magga)、果(phala)。这种见解是圣道的障碍。
(《减损经讲记》,页294)
问42. 尊者!修行进展的快慢,会因性别而有所不同吗?

我常发现女众更为精进用功,她们对老师及其指导具有强力的信心,因此她们的定力比男众培养得更快,更快培养出定力也就更快证得观智。所以,我常发现女众的修行进展比男众还来得快速。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女众浪费时间在妄念纷飞上,没有任何进步。她们的修行毫无进展或进展很少,有许多的原因,像是懈怠、年纪大、健康不佳等等。当然,也有男众和比丘认真依循指导来用功,禅修进展迅速。
(《减损经讲记》,页124)

问43. 尊者!在现今的时代,我们仍可能证得道、果吗?

假如你有药方,你可以依着药方配药,来治好你的疾病。同样的,佛陀的教导就如现成的药方,而你也拥有修行天分(波罗密),所以你需要做的就只是将它付诸实践。你肯定能证得道、果,记住这点。另外,没有哪部巴利三藏佛典说过在今日无法证悟。事实上,佛典甚至提到在今日仍然有人可以成为具备三明的阿罗汉。律典的注释书则曾提及至少可以成为阿那含(anāgāmī),也就是第三阶的圣者。
在这里最适合引用的佛语是:Ime ca Subhadda bhikkhū sammā vihareyyuṃ, asuñño loko arahantehi assa。意思是:「须跋陀啊!只要比丘正确地修行,世上就不会缺少阿罗汉。」在今日,我们还可以看到接受良好指导而正确修行的人们。所以我确信当今世上仍有圣者存在,包括阿罗汉。
(《广播里谈大念住》,页68)

问44. 尊者!您能否描述证得道、果的经验是什么样?

当禅修者证得道、果时,他或她的心理状态会产生突然的显著的变化,他可能觉得自己如获重生一般。他的信心明显达到鼎盛,带来了强烈的喜悦和快乐。有时候,这些心理状态极其强烈,让他或她即使将注意力专注于所缘,也无法像以往那样穿透所缘;不过几小时或几天后,这种心理状态会变淡,禅修者就又能再次好好禅修。然而,就某些人而言,或许因为没有意愿证得更高的成就,他们可能会感到放松或明显无意再用功,或者似乎对所证感到心满意足。
(《内观方法概要》,页55)

问45. 尊者!对博学多闻的人而言,他们的知识会成为禅修进步的障碍,这是真的吗?

佛法知识成为禅修的障碍,是不可能的。你们可能知道,有位名叫薄提拉(Potthila)的多闻比丘,在一位年轻沙弥的指导下,很快证得阿罗汉。就此来看,显然教育或知识不会成为个人修行的障碍。
事实上,真正的障碍,是因于自己的教育和知识而产生的傲慢、对修习缺乏乃至没有信心、怀疑、未严格依循老师的指导、欠缺勇猛精进等等,这些是培养定力与观智的真正障碍。
(《内观的进展》,页107)

问46. 尊者!禅修者和非禅修者在遭遇痛苦的疾病时,有差别吗?

非禅修者只能记得要持戒、听诵护卫经、布施袈裟和食物等等,很遗憾的,他们只能造布施善行和持戒!禅修者则记得作更上的修习,藉由紧密地观照剎那剎那的苦受直到证悟。
(《对雪布的问候》)

问47. 尊者!是否有什么疼痛或不适,是由于修习而造成的?如果有,我们必须如何面对它?

当定力变强时,你可能会体验到痒、热、疼痛、沉重、僵硬等种种不适的感受,一旦你停止禅修,它们就消失,不过如果你重新禅修,它们可能就会再度出现。这肯定不是疾病,只是禅修带来的苦受,不用担心,如果你持续观照,它们最终会消失。
(《内观方法》,第二册,页19)

问48. 尊者!腹部起伏消失了,我们应观照什么?

当腹部起伏不见了,你应当观照「坐、触」或「卧、触」。你可以改变观照的触点,例如:观照「坐」,接着注意右脚的触点──观照「触」;然后,再回来观照「坐」,接着注意左脚的触点──观照「触」。如此,你可以转换触点来进行观照。或者,你可以在四、五、六个触点之间切换,轮流观照。
(《内观方法》,第二册,页17)

问49. 尊者!如果缺乏足以证得道、果的修行天分(波罗密),还要坚持禅修吗?

如果不禅修,你的波罗密就无法累积。即使你的波罗密完全充足,如果不禅修的话,你仍然无法证悟。从另一角度说,如果你有禅修,波罗密便会累积,这将帮助你更快体验涅盘。倘若波罗密已培养充足了,你将会在这一生证悟;或者,它至少会成为未来证悟的种子。
(《内观方法》,第二册,页47)

问50. 尊者!您能描述您认为已体验涅盘的人吗?
那些最初在我指导下禅修的人们之中,我的堂兄邬波松(U Pho Chon)让人印象深刻。当他到达坏灭智(bhaṅgañāṇa)时,他发现树和人都在流变,他想,自己的所见可能出了问题,因为他曾从一位老师那里学到,如树木、原木、柱子、石头、人体等东西,会维持相当的时间,而由业或由心所生的色法,则会在生起后立即消失。但是,那时候,他反而看见外物在销融迁变。
于是他来问我,他的视力怎么了。我勉励他说他的视力没问题,这只是坏灭智的关系,此智让他看到事物迅速灭去。几天后,他清楚地描述他名色止息的涅盘经验。
(《保护佛陀教法》,页75)

问51. 尊者!那些您相信已证得涅盘的人们所描述的涅盘经验是怎么样?

那些我相信已证得涅盘的人们,所描述的涅盘经验如下:

  1. 我发现所缘和观照心突然止息。
  2. 我发现所缘和观照心被切断,就像藤蔓被斩断一样。
  3. 我看见所缘和观照心直接掉落,像是重担被卸下。
  4. 我发觉所缘和观照心脱落,好似我没抓牢它们。
  5. 我感到好像我逃开所缘和观照心。
  6. 我发现所缘和观照心突然停止,就像蜡烛被吹熄一样。
  7. 我感到我好像逃脱了所缘和观照心,就像从黑暗走入光明。
  8. 我感到我逃离所缘和观照心,好像从模糊进入清明。
  9. 我发现所缘和观照心下沉,好像沉入水中似的。
  10. 我发现所缘和观照心皆突然停止,好像短跑选手被从正面推回去似的。
  11. 我发现所缘和观照心二者皆瞬间消失。

(《内观方法》,第二册,页38)

问52. 尊者!您相信在您指导下证悟的人有多少?

我相信有数以千计的人,在一周之内达到名色分别智,他们严格遵循指导来修习,从而生起了强大的定力,亲身经验到这一观智。也有数以千计的人,体验到名色的互动和持续变化,亦即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无常、苦、无我性质。也有数以千计的人,透过观照剎那剎那的身心现象而培养了成熟的观智之后,被认为证得道、果。
(《帝释问经讲记》,页133)
问53. 尊者!举例来说,当我们看到瓶子破了,这是无常的体验吗?当我们感受到刺扎入皮肉中的刺痛感,这是苦的体验吗?

有时候,在你发现瓶子破了时,你〔认为〕见到无常;当刺扎在你的皮肉中而令你感到疼痛时,你〔认为〕见到苦。实际上,这样的无常、苦,是世俗的智慧,无助于你体悟究竟义的无我。
另一方面,当你看到当下〔身心〕现象的生灭时,才算真正体悟究竟义的无常;当你看到当下身心受瞬息变化的生灭所折磨时,你才算是看到苦。这时候,你才能说是体悟到究竟义的无我。
(《八圣道讲记》,页77)

问54. 尊者!您能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来了悟究竟义的无我吗?

有些人以为,当你观想色身为粒子而失去身体的外形、形状感之时,便是了悟到无我。事实上,透过各种方法丧失身体的实体感或形状感,并不是真正了悟无我。这是因为你仍清楚地经验着那被你认知为「我」的能知之心。这类似于所谓的无色界梵天(arūpa brahama)的天人,他们没有色身,但仍然把心误当作「我」。所以没有形体感,并不代表就是了悟无我。
只有当你观察当下生起的身、心现象,看到它们自行生起、灭去,不受控制时,你才是了悟到究竟义的无我。
(《具戒经讲记》,页142)

问55. 尊者!我们必须怎么做,才能体悟身心现象的无常性?

如果你时时刻刻观照身心现象,你一定会体验到它们的真实本质,看到它们生起,并立即灭去。
(《八圣道讲记》,页71)
问56. 尊者!我们应观照哪些触点?

任何的触点都可以观照。例如,若你观照臀部的触点为「触、触」,这是正确的。观照膝上的触点为「触、触」,这是正确的。观照手为「触、触」,这是正确的。观照呼吸为「触、触」,这是正确的。观照肠子或肝脏的触点为「触、触」,这是正确的。观照腹部的触点为「触、触」,这是正确的。
(《蚁蛭经讲记》,页180)
问57. 尊者!在行禅时,如果我们想要觉察到特相,我们应观察绷紧、摆动或移动吗?

佛陀说:「行时,觉知行。」当我们走路时,风界较显著。风界,会被经验为绷紧、挺起──这是风的特相;或者摆动、推动、移动──这是风的作用。但是,佛陀并未教我们观照〔并标记〕为「绷紧」、「挺起」或「移动」、「摆动」、「推动」。
佛陀实际教导的是:「行时,觉知行。」如此而已,理由是他想要给予简单易懂的方法。显然,以通俗语言来进行观照,对每个人而言是熟悉而易行的。
(《蚁蛭经讲记》,页192)

问58. 尊者!透过体悟无常,就会自动了知苦和无我,这是真的吗?

凡是无常的,皆是苦的,亦是无我的。究竟而言,它们是身心现象构成的五蕴,虽然它们有不同的名称。
(《蚁蛭经讲记》,页257)
问59. 尊者!有些人说,禅师无法确认其学生中哪些人成为预流者是不合理的。这句话是对的吗?

依他们的见解,禅师无法确认其学生之中哪些人成为预流者,也许不合理,但是就佛教传统而言,这却非常适当。唯有佛陀可以印可某人的证悟,为预流(sotāpanna)、一来(sakadāgāmī)、不还(anāgāmī)或阿罗汉(arahat)。就连舍利弗尊者,也未曾这么做。所以,我们也从不如此做。这符合佛教传统。
(《蚁蛭经讲记》,页257)

问60. 尊者!有人在一个月左右便能描述观智的进展,是不是太快了?

佛陀曾声称他的方法非常殊胜,甚至足以让人在一周内成为不还圣者或阿罗汉。所以,如果有人说,无论如何密集禅修,禅修者都不可能在一个月内证悟,那么他便是在污损佛陀的教导,阻碍人们修行。
(《蚁蛭经讲记》,页192)

达马聂久(Thamanaykyaw)
2001年11月17日
拉明久(Hla Myint Kyaw)英译
2002年1月21日

譬如厚石,风不能移,
智者意重,毁誉不倾;
譬如深渊,澄静清明,
慧人闻道,心净欢然。
~《法句经》

无欲无有畏,恬惔无忧患,
欲除使结解,是为长出渊。
欲我知汝本,意以思想生,
我不思想汝,则汝而不有。
~《法句经》

附录一:正念禅修的原则

一、与自己的身心同在,觉知当下的身心现象。
二、平等看待一切现象(接纳 > 放松 > 观照 > 消除敌意、执取)。
三、诚实面对自己的想法,情绪(不逃避、不包装)。
四、既专注、又放松(柔软的心)。
五、单纯地觉知(不加任何调味料:喜欢/不喜欢、好/坏)。
六、不要带着想发生什么(期待)、想阻止什么(排斥)的心来禅修。
七、禅修的进展取决于「悟」(遍知)、而「悟」需要正念的支持。
八、有信,精进才会生起;
有精进,正念才能持续;
正念持续,定才能稳固;
定稳固,才可能「如实知见」。
庆安正念推广中心

附录二:正念格言

【面对情绪】
.情绪涌现时,什么也不要做。只要静静地觉察它,静静地觉察呼吸。它不会持久,终会平息。
.想法通常只是想法而已,并非事实。试着觉察想法的来来去去,而不随之起舞。
.心情低落时,不要相信这时的负面思维,只是像看电影般,静静看着一切。
.如果感到厌烦、排斥、心闷,试着静静地感受它,而不是努力令它消失。最终,平静的感觉会取代这份不快乐。
【处理疼痛】
.我们身体的疼痛,往往因为焦虑、紧张、恐惧等情绪而变得更加剧烈,试着接受身体的疼痛,允许它存在那里,和它和平共处,看看会怎么样!
.若我们体验到疼痛也有变化、停歇的时候,并非一直存在,我们就不会再惧怕疼痛。
.如果感到疼痛变得无法承受,难以直视,试着觉察腹部/呼吸一会儿,再观察疼痛一会儿。如果腹部/呼吸也难以觉察,允许自己缓慢地移动,正念地变换姿势。
【人际关系】
.因为我们忽略了照顾好自己,所以我们常常不经意地伤害了别人。拨出时间练习正念照顾好自己时,我们也照顾了他人。
.因为我们不能和自己和平共处,所以我们无法与他人和谐共处。
.观察自己强硬的情绪背后,是否通常隐藏着柔弱、受伤的心?
.因为我们内在世界缺少和平,所以我们的外在世界也没有和平。
【洞见】
.事实上,我们所谓的「我」,并非恒常不变。我们的感受、情绪和想法,一直不断地在变化。
.了悟到快乐并非永恒的,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。
.看到自己身上也有着人类共通的弱点和苦难时,我们自然变得柔软、同情,生起悲悯之心。
庆安正念推广中心
分享
普为赞助、出版、阅读、流通、随喜赞叹此书者回向:
愿以此功德,分享给父母、师长、亲人、朋友,及一切生命:
愿他们没有身体的痛苦、
没有心理的痛苦,
愿他们慈悲智慧增长,
早日离苦得乐,
获得究竟的幸福。
善哉!善哉!善哉!
慶安正念推廣中心網址QRCODE
庆安正念推广中心网址
www.justbeinghere.org
向马哈希大师学正念Ⅱ:与马哈希大师小参
作者:马哈希大师 (Mahāsī Sayādaw)
编者:达马聂久 (Tharmanaykyaw)
英译者:拉明久(Hla Myint Kyaw)
中译者:温宗堃、何孟玲
发行者:庆安正念推广中心
印 刷:世和印制有限公司
出版:公元2014年6月

  1. 中译本由温宗堃、何孟玲译自Māha Sayādaw (2003), compiled by Tharmanaykyaw (2001), Translated by Hla Myint Kyaw (2002)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. Yangon: U Tin Shein & San Yaung Shein.
  2. *1「业」(kamma),在此指五种业:杀父、杀母、杀阿罗汉、出佛身血、造成比丘僧团分裂。「烦恼」(kilesa),在此指相信无善行、恶行,也无其果报的邪见。「果报」(vipāka),在此指与生俱来的修行天分不足。「违犯」(vītikkama),在此指违犯佛制的戒,如比丘戒。「毁谤圣者」(ariyūpavāda),在此指毁谤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