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修习慈心禅

恰宓尊者开示

2015-07-31

敬礼世尊,阿罗汉,正等正觉者

 

今日是佛历 2548 年,即缅甸历 1366 年的第二个安居月满日,又即公历 2004年 8 月 30 日下午 3:40。我今日会向各位讲解一下慈心,并教各位如何修习慈心禅。

以慈心禅的定力为基础修习毗婆舍那(Vipassanā)

最近我在国外举办禅修营,教导修习慈心禅已经有五年了。在为期十日的禅修营中,我会先让禅修者修习两天的慈心禅,在第三天开始,才转修毗婆舍那。到了修习毗婆舍那的时候,每坐的前十五分至二十分钟会先修慈心禅,之后才修毗婆舍那。如果是两三周的禅修营,则会让禅修者先修三天的慈心禅,在第四天开始,才转修毗婆舍那。像先前所说的那样,每坐的前十五分至二十分钟会先修慈心禅,之后才修毗婆舍那。在国外的禅修营里,我都是这样教的。

修习慈心禅的利益(Benefits)

慈心对行者有相当多的利益,因为「慈爱」让内心洁净和平静,内心有了洁净和平静之后,身体也会随着洁净,跟着身心也会感觉到洁净。用这种洁净的心境来修毗婆舍那,也会较易获得定力。在修慈心禅的过程中,行者是快乐的,慈心生起得越多,快乐就会越多,并会感到喜悦(pīti),甚至起鸡皮疙瘩。

不久前,我在美国波士顿市内观中心(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)教导二十天的禅修。曾在缅甸盟比森林禅修中心住过的一位瑞士籍戒女(圣慧),也来到这个美国内观中心参加禅修营,并精勤地修习慈心禅。她在修习慈心禅的时候,不但出现宁静、清凉的感受,而且观察到光芒,那正是由定所生起的光芒,她每次修习慈心禅时都观察到光芒。她修慈心禅修得相当好!不但如此,她修习慈心禅期间,还有许多好的经验。于是,我就叫她把小参报告的内容写成笔记,而她也用英文写下了所观察到的现象;我也叫她以后把这些修慈心禅的经验编辑后,用英文出版一本名为「修习慈心禅之经验」的书。她所观察到的现象相当有趣,由于她修习慈心禅修得不错,我就让她继续修习,直至她能获得慈心禅的禅那阶段为止,而她也真的做到了。

「禅那」(Jhāna)

有些人以为「能够飞天遁地」就是「禅那」,不是这样的!所谓「禅那」,其实是非常专注、稳固的定力,心被紧贴及固定在所缘上;心不摇不动的固定在所缘上就叫作「禅那」。“jhāna”这句巴利文的意思是:能紧贴所缘而观照,是故名为「禅那」。也就是说,专注而紧贴所缘境,固定不动的心就叫作「禅那」。

但是,若想获得神通,那就要以此定力为基础,接着祈愿、作出决意,然后继续修习;这样地继续修习的话,就会获得神足通,即能示现出飞天遁地等种种神变。

单单禅那本身,是不被称为「神足通」的。单纯的禅那只是强而有力的内心宁静而已。在经典里面,「禅那」被称为「安止」(Appanā)。至于「安止」的意思,经典里面解释为:「深入所缘」。以白话文来说,专注的心融入在所缘境内的现象就叫作「安止」(Appanā)。文字上则用「投入」或「融入」来表达。

既然心投入在所缘境里,那么心会随即游离到外面去吗?当然不会,否则那现象就不叫作「安止」了。「安止」被英译为“Absorption”,这翻译相当恰当。这个英文字表达到「安止」的本意。Absorption:the mind is totally absorbed intothe object.心完全投入在对象之内。“Absorption”「安止」的意思就是「禅那」。所以「禅那」与「安止」是相同的。既然心投入在所缘境内,那么心就不会走到其它所缘里,而安止在这个所缘内。这样的定境被叫作「禅定」、也被叫作「安止」,意思是一样的。

学修慈心禅

过去在仰光恰密禅修中心里,因为开示的时间比较少,所以我一直都没有很详细地讲解过慈心禅的修习方法;当然有讲过,但并不是很详细,仅足以让学员能够修习慈心禅而已。对于有兴趣的一些行者,我会先让他/她们修习毗婆舍那一个半月到两个月,然后才让他/她们修习慈心禅。现在也是为了让一些有兴趣修习慈心禅的行者,我才在这里再说明白一些。

修习慈心禅的方法

所谓「培育」(Bhāvanā),就是令之能在自身当中增长的修习,或是「令增长」的意思。所谓「慈心禅」(Mettābhāvanā),就是令慈心能在自身当中增长的修习。这样的话,所谓「慈心禅」,它的修习是为了让自己的慈心增长、抑或是为了让他人的慈心增长呢?答案是:它的修习是为了让自身的慈心增长。在自身的慈心经常生起的同时,想让众生得益、想让众生安乐等慈心也是强而有力的话,这慈心能不能感应到对象呢?当然能够感应到。因此,提到慈心的十一种功德时,佛陀就说:众人会敬爱修习慈心的人。除了人类之外,其它众生也会敬爱,众天人也会护佑。其它众生包括:梵众、天人、畜生与恶趣等众生。佛陀在慈心的十一种功德中是这样说明的。

真正有慈心的人,会说出责怪他人的话吗?不会说的,也不会说出能影响别人利益的话,他只会说有益他人的话。至于身体行为方面,他也绝对不会做出伤害他人的动作。内心本来就是想让一切众生获得安乐,这样的心态是柔软的还是粗野的呢?那是柔软的心态。既然内心已经生起了柔软的心态,那么,自己的外表也是柔和还是倔强呢?那是柔和的。因此,内心柔软,言语也柔和,外表也柔和,具有这样慈心的人有谁不敬爱他呢?当然没有人不敬爱他的。这样还需要刻意散发慈心、去「祝愿对象身体健康,身心安乐」吗?不需要刻意散发慈心了。

当内心已经存有慈心,这慈心自会自然而然地散发出去的,不是吗?当然是会散发出去,不需要刻意散发的。因此,若说散发慈心,意味较为肤浅;若说修习「慈心禅」,意味则较有深义。所谓「慈心禅」,就是在自身当中为了生起慈心而做的不断作意与练习。

何谓「慈心」

什么叫「慈心」呢?「慈心」就是希望让众生获得安乐的心、希望让众生得益的心、希望众生远离身心痛苦的心,这就是「慈心」。这种「慈爱」不是属于男女间的情爱。男女间的情爱是属于什么的呢?是属于贪爱的,那是「贪爱」不是「慈爱」。希望众生身心都获得安乐的心、希望众生远离身心痛苦的心、希望众生得益的心,只有这样的心才能叫做「慈爱」。「贪爱」具有炽热,而「慈爱」则具有清凉.「慈爱」会有亲爱但没有执着,它是一种远离执着的爱心。具有执取的爱心不是「慈心」,而是「贪爱」。「贪爱」有执取,「慈爱」是不会有执取的。「慈爱」与「贪爱」就有这样的差别。「慈爱」本身具有「希望众生获得安乐、远离痛苦」的意思,它不会执取任何众生,因此,「慈爱」会让修习慈心禅的行者内心得到洁净、身心柔顺、轻松。

一位慈心禅修行者之体验,记得有一次,在美国洛杉矶市举办禅修营,我在那里教导禅法,许多缅甸籍的男女众都前来禅修。当时有 35 位男众参加短期出家,其中两位是沙弥。前来参加的人士不仅有当地市民,也有从两三百英哩远的纽约、芝加哥等地前来参加禅修的人士,他们都很专心、投入。当中原因跟禅师有关,他/她们一般都是因为仰慕禅师而来到那里的。如前所说的那样,我首先让那些僧众沙弥,男女信众修习两天的慈心禅,从第三天开始,每坐的前十五分至二十分钟修慈心禅,之后才转修毗婆舍那。其中有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居士,他以短期出家的身份来禅修。当他修满两天的慈心禅后,他是怎么样作小参报告呢?他说:「真是厉害!」他的小参报告就是从这句话开始的。我问他:「你在说什么厉害?」他回答说:「师父,是慈心禅!」我就请他详细的报告。他说:「内心很快乐,不仅称心如意,当内心开始明净时,身体也变得轻柔。不仅如此,过一会儿就感到整个身体升起来了,是真的升起吗?那就不知了,但是我真的似有升起的感觉,因此内心就觉得这慈心禅真厉害;之后我每一坐都会出现这种现象。」这是由于「慈心的力量」与「慈心禅之定力」两者结合下所产生的现象。

认真的修行,认真的修习,的确会有相当多得益。

慈心不要落在祝愿词上

如前所述,为了让自心不断生起「愿众生安乐、得益、离苦」之慈心而重复作意及练习,就称之为「慈心禅」。当这样作意时,心要跟着默念:「愿一切众生身体健康,身心安乐。」这种心的默念正在打开一条道路,从而生起慈心。但是若内心的默念冗长,或者默念得太多,慈心就不会生起,而心则会附在默念的词句上面。假如这种情况出现,修习慈心禅之目的将无法达到,心只是默念而已,慈心是不会生起的。这只会变成一些人所认为的散发慈心而已。常常见到,有人口里惯性地念着“Sabbe sattā averāhontu…”等巴利文来散发慈心,可是,他/她念的巴利文意义,他/她自己懂吗?他/她也不懂!于是心就附在这些词句上面了。

祝愿词句要简短

以一般言语来念的时候,假如祝愿词句冗长,或者繁多,心只会附在那些词句上面,慈心是不会生起的,因此要用简短的词句来鼓励与引导慈心的生起。只要「愿一切众生身体健康,身心安乐」,就足以修习慈心禅了。如果还想增加多一点,那就增加一句「愿众生一切顺利」便可。不要再加,再加就会变得太多,若变得繁多,心就就会附在词句上面,无法引导慈心的生起,也没有鼓励的作用。

不须要在内心中看到

有些人认为:「修习慈心禅时,内心必须看见散发慈心的对象模样。」但是,经典内并没有这样的说法,而是说:「将心导向散发慈心的对象,为了能生起「愿对象健康、安乐」的心境而不断作意。」并没有说:「令心中浮现对方模样之后来观察。」

假如在内心中看到才能修慈心禅的话

姑且说:「内心必须浮现出对象的模样才能修慈心禅。」那么,假如我们要散发慈心予一位朋友,内心就必须看到朋友,看到他才能够修慈心禅了。但有时候朋友并没有浮现出来,内心愈是强行去观察朋友的模样,朋友的模样则愈难浮现出来,结果汗流浃背,到了那时,慈心也不知跑到那里去了。另外,假如自己的心要浮现出想要散发慈心的众生模样才能修慈心禅的话,那种想散发“Sabbesattā averāhontu.愿一切众生没有危难。”也即是以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」(Anodhimettā)去散发给世界上的一切众生,又如何在自己的内心中观察到一切众生呢?无法观察到的,确实是无法观察到的。你有见过一切众生吗?相信没有见过,既然没有见过,又如何去观察呢?就算有见过,有时候也不容易看到啊!不容易看到的。现在就拿禅堂内的所有行者做对象来试试散发慈心:「愿禅堂内的一切众生身体健康,身心安乐,身心远离苦痛、一切顺利。」这个禅堂很小,心中能不能浮现出禅堂内的所有人呢?不能。假如在心中浮现出来才能修慈心禅,那样的话,能不能修慈心禅呢?不能。经典内也没有提及必须要看到对象的模样才能修!就让心导向对象,缘取对象之后,用自心希望他/她能得益的心境来修慈心禅吧!至于散发慈心予恶趣众生,自己有见过恶趣众生吗?没有见过。既然如此,内心怎么能够浮现出没有见过的众生呢?那是不会浮现出来的。有见过天人吗?没有见过。不是说在戏院或电视中见过的那些啊!没有见过真实的天人,又怎么能够在心中看得到呢?不能看得到的。所以,不是在心中看到才能修慈心禅的。

心要导向想要散发慈心的对象,缘取对象,接着为了让自心生起「愿他/她健康、安乐的」心境而作意,这就是修习「慈心禅」。

两种慈心禅:无特定对象与有特定对象(Unspecified Object and SpecifiedObject)

「慈心禅」有两种: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(Anodhimettābhāvanā)与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(Odhimettābhāvanā)。所谓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,就是不限于什么样的人或众生,而是普遍地将慈心散发给世间一切众生,这便叫作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。内心反复地默念:「愿世间一切众生身体健康,身心安乐。」这样地针对着世间一切众生,没有特定对象的散发慈心,就叫作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。对此,经文称之为「遍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(Anodhiso pharaṇa mettā)。而我则为了方便,简称之为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(Anodhimettā)。

所谓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,就是将慈心散发给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,这就叫作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。意思是说,将自己想要散发慈心的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,针对性地分开来散发慈心。其方法是这样的:譬如,若想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给自己的母亲,可先把自己的母亲作为散发慈心的对象,接着把心导向自己的母亲,缘取之后,反复默念:「愿我的母亲身体健康,身心安乐,一切顺利。」直至慈心生起。

同样道理,若想针对性地散发慈心给居住在某一村庄、城市或楼房中的众生时,因为被局限在某一村庄、城市或楼房来修慈心禅,因此,它是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。对此,经文称之为「遍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(Odhiso pharaṇa mettā)。简称为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(Odhimettā)。

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与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之差异

修习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与修习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有些什么差别呢?修习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之所缘范围比较小,因此较易观察,也会较快地生起定力。无特定地将所有众生集合在一起来修习的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,它所要缘取的范围比较广,因此,与内心平静相应的「定」也会较慢地生起。正因为有这样的差异,修习第二种慈心禅时,虽然慈心也会生起,但专注、平静的「定」就较弱了。

「定」的意思

所谓「定」(Samādhi),就是指内心凝聚、专注在一个所缘上。因此,以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给所有众生时,因为要缘取的对象之范围比较大,所以相对的专注力会较为微弱,力度就不足了。当然慈心也会生起,但定力却是微弱的。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给一个人或两个人的时候,因为已经缘取限定好的对象,缘取的对象相对地也比较小,所以内心的凝聚、专注力也会比较强,慈心也会毫无滞碍地生起。就有这样的差异。一般而言,万事皆有例外,所以不应把现在所说的差异,一成不变地死记。修慈心禅的行者,他/她前生所经历过的慈心禅修习经验,加上今生心境状态,也有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的。

普遍现象

一般而言,若想获得强力的「定」,就要修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。若想内心的慈心毫无滞碍地生起,达至感到明净、欣慰、宁静、清凉等感觉时,就要修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了。

修慈心时要注意的事项

修慈心禅时,有些事项是需要注意的。修慈心禅时,有时候根本没有慈心生起,反而发觉心落在默念的内容上。若是这样的话,应首先暂停心中的默念,并让内心只作意到「愿众生安乐」即可。只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作意,慈心便会再次生起的,到时再用心慢慢地默念,就会顺利很多了。

另外,需要留意的是,有时候在修慈心禅的当下,心没有专注在对象上,心到处游荡、想东想西,那么,就要将思维的心、游荡的心,慢慢地引导到要专注的对象上,内心持续默念,继续修习慈心禅,心就会慢慢地稳定在对象上了。

必须留意心的游荡

有时候,心并没有专注在对象上,而是到处游荡、思考,但行者还以为心仍然专注在对象上。为了不让这种现象发生,必须觉察到内心正在游荡与思考,要特别留意心的游荡与思考,然后很专注地修习慈心禅。假如轻率地修习慈心禅,有时候会不知道心在游荡与思考,必须知道心的游荡状态,才能将此心引导到对象上继续修行。

修「有特定的对象的慈心禅」时要注意的事项

《清净道论》曾经提醒过:「以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来散发慈心予一个人或一群人时,有可能会发生些情况。」那就是说,在修习慈心禅时,必须注意下列三点:

(一)开始时应避免发慈心之对象,

(二)不应以「有特定的对象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予异性对象,

(三)完全不应散发慈心的对象。

(一)开始时应避免散发慈心之对象

修慈心禅的行者,开始时不应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予自己的敌人。如果散发的话,就要把敌对者视为可爱者才能修习,因为难以对敌人生起慈心,所以会有矛盾和感到辛苦。要自己(经熟习慈心禅之后,才可散发慈心予该对象敌人)。到了那个时候,不但不会辛苦,且较能生起慈心。

另外,开始时不要散发慈心予自己非常亲爱的人。因为,一开始就缘取自己最亲爱的人来修习慈心禅,有时候会想起这个人曾受到的痛苦与病苦,这是因为自己很爱他,所以对于他所受到的痛苦,自己的内心也会跟着难过与痛苦。那样的话,就不会生起慈心了。因此,开始修习时不要散发慈心予自己非常亲爱的人。

要等修习慈心禅的经验丰富了、熟练了,才可散发慈心予非常亲爱的人。那个时候,慈心就能生起了。散发慈心予一般的关爱者时,亦复如是。

一般认识的熟人

开始修习时,不要散发慈心予既不爱亦不恨的熟人(Majjhatta puggala)。

对于这类人,自己对他/她根本不爱,只是认识他/她而已,所以把他/她当作敬爱的人,进而修习慈心禅的话,慈心是不会在短时间内生起的,此外,在修习慈心禅的过程中也会觉得很辛苦。因此,不应一开始就散发慈心予这类人。到了自己相当熟练「慈心禅」的时候,才可散发慈心予该对象。

敌对者

一开始不要散发慈心予敌对者。假如一开始就散发慈心予敌对者,不但无法修到慈心,甚至会引起嗔恨心。因此,开始时对敌对者不要散发慈心,宜透过种种思维,并以「体谅心」、「忍辱心」、适当的、明智的反省与考虑等方式,来减少去除对他/她所起的嗔恨心。至于降服嗔恨心的方法,在《清净道论》中已举了许多方法出来。如前所述,对敌对者要等到熟习了慈心禅的时候,才可散发慈心,到时慈心就会容易生起了。

以上所说的那些人,是开始时不应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作对象修习的。

(二)不应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予异性

还有,不应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予异性。「性」是指「性相」之意。不应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予不同性别的对象。男性与女性相同吗?不相同的。既然不相同,男性对女性、或女性对男性,都不应以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给对象。假如散发慈心予异性,不但不会生起慈心,反而会生起欲心、染心的;因此,不应散发慈心予异性对象。然而,等到熟习了慈心禅的时候,就可以了。这都是一些修习慈心禅的行者之亲身体验。

等到熟习了慈心禅的时候,就不会生起染心,只会生起慈心。经论中提到过可能出现的现象。

(三)完全不应散发慈心的对象

另一项要注意的是,不可用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给死人。散发给这种对象是不会生起「定」的。为什么呢?死了的人往生到哪里去大家知道吗?不知道。如果他/她已往生天界、但自己以为他/她再次投生到人间而散发慈心,那不是「砍伐彼木,截断此木」吗?慈心会生起吗?因此,不要用「有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慈心。那么,用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散发可以吗?当然可以!因为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是散发给一切众生的,所以死去的人,无论往生到何处去,都已包括在内了,不是吗?因此,用「无特定对象的慈心禅」来散发给死人是可以的。

首先散发慈心的对象

既然如此,有人就会问:「究竟一开始要散发慈心予那些人呢?」一开始时,应首先把自己作为一个对象,进而开始修习慈心禅。经论中是用「实例」两个字的。意思是说,为了做到「将心比心,推己及人」,应先从自己开始。先以「愿自己健康、快乐」,同样愿众生健康、快乐。希望自己身心远离痛苦,同样希望众生也能远离身心痛苦」之心态,作为「将心比心,推己及人」的「实例」。当自己有了这样的心态作为「实例」才修慈心禅,令慈心生起。

修慈心前的准备事项

想修习慈心禅的行者,首先应去洗澡,让身体洁净,然后,穿上宽松、清洁无味的白衣,不要穿着紧身的衣裳,选择一个宁静的环境,然后安坐下来。坐的时候,身体要正直,身心不要绷得太紧,放轻松点坐下,盘腿而坐、跪坐或随自己舒适的方式坐下来。坐好之后,先合掌礼敬三宝三次,然后将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佛陀与禅师/导师。口中同时要念:「我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佛陀与禅师/导师」。

如果自己曾经冒犯过别人,就要向他忏悔;假如这个人身在远方,就向禅师报告此事,之后,用心念着这个人,并从口中念出忏悔之语。这样地内心有了化解,之后才能减少障碍好好地修行。

开始修行的方法

完成了上述之修行前准备后,接下来,便可开始缘取自己,跟着,为了生起慈心,选择适当的愿词,例如:「愿我健康、快乐、远离灾难、远离身心痛苦。」继而反复地念。首先散发慈心给自己。每个众生都爱自己的,所以经论中说:先以自己为对象修习慈心禅,慈心才会容易生起。对自己修习慈心禅,直至因慈心的生起而感受到寂静与安宁为止。然后,散发慈心给具有三学之德行者,也就是众所尊崇敬爱的老师,或是如同老师那样值得尊敬的人。完了之后,继续修慈心禅,散发慈心给自己想要散发的对象或一切众生。假如缘取某一个人来修慈心禅,经过五分钟左右后仍不能生起慈心,那就要换一个对象来修慈心禅了。譬如要散发慈心予自己的朋友小华,心就要导向小华,并于内心里反复地默念:「愿小华健康、安乐,身心离苦,一切顺利。」让慈心生起在自己的心里,从而周而复始地作意。假如顺利的话,不久就会渐渐生起对他的慈心,以及希望他能离苦得乐的善心。

假如心不能专注在业处或所缘对象上,反而发觉内心游荡、或想东想西,那就要将心拉回到原来的业处或所缘对象上,继续散发慈心。

用这样的方式继续修习慈心禅,将会生起对他/她的友爱之心,希望他/她能得益、离苦等等的慈心。此种慈心的生起自己是会知道的。假如生起慈心,内心将会有宁静、洁净、清凉、愉悦、欣慰、满足及喜悦等感受。有些人的慈心会很强,不但内心快乐,还会喜形于色;这个时候,连周围的人都会误会,他/她们心想:「怎么这位行者能打坐到微笑起来!?」在泰国的禅修营里,有一位行者的「慈心禅」,修习得相当强而有力,每次打坐都有类似的现象出现。然而,慈爱本来就是清凉的,所以慈心生起得愈多,内心不但会清凉,甚至感受到身体都在清凉。有些人,就算在夏季都会因而感到寒冷,突然毫不在意地拿起身边的披肩披在身上。

禅定的阶段

若能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修行,心就会开始寂静,「定」(Samādhi)也会从微小的寂静到渐渐强烈,到最后会变得极为强烈,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强而有力。

强而有力的「定」叫「禅那」(Jhāna)。随着内心的寂静程度,「定」会被分别命名为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。所以单纯的「定」,不能称之为会飞天遁地的神足通,而只能说是有力的一种「定」而已。

「四种禅定」与「五种禅定」

经论中将禅定境界分别称为「四种禅定」或「五种禅定」。根据四分法,就有四个阶段: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。根据五分法,就有五个阶段: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、五禅。在经藏教法中常见到「四种禅定」,在阿毗昙的论典中则常见到「五种禅定」。

在这两种禅定分类法之中,修慈心禅的行者,根据四分法,可以最高获得三禅;根据五分法,则可以最高获得四禅。在这里,虽然为了增加知识起见,应该要知各阶段禅定的禅支,但因为担心会讲得太微细,所以就不说了。而且,行者内心的要求是:强力的慈心与安宁的感受,禅定并非主要;虽然并非主要,但禅定会在行者的内心自然而然地生起的。

转换对象来修慈心禅

现在所说的,都是顺利修习慈心禅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现象。但是,修慈心禅的过程也会有不顺利的时候,例如:在为某个人修慈心禅时,内心没有生起慈心,也没有感受到慈心的现象,定力也没有生起来,心总是游荡的时候居多。这个时候,纵使在为某人修慈心禅已经长达五至十分钟,若慈心依然没有生起,那就要换一个对象来修慈心禅了。若还是不顺利,那就要再换一个对象。如是地用这个方式,更换对象来修慈心禅,直到顺利的时候,才可针对原先的那个人来修慈心禅五十分钟、一个小时、两个小时等的随意修习。

破除界线(Sīmāsabheda)

修慈心禅的时候,心里不必分自己与别人,当可达至认为自己与别人都是一样的时候,因消除了自他的界线,慈心也会同样地对自他没有分别。此种现象就叫做「破除界线」(Sīmāsabheda)。

修习破除界线的慈心禅

为了破除界线而修慈心禅的次序是:首先,散发慈心予自己,第二,散发慈心予尊崇敬爱的人,第三,散发慈心予不爱不恨的人(认识者或熟人),第四,散发慈心予敌对者。如此分为四组,按次序修习慈心禅。在过程中,从第一组开始对自己修习慈心禅,待第一组的心境变得柔软后,便转到下一组的对象来修习慈心禅,如此依次序地修完第四组时,修慈心禅的行者内心中再也没有「自己」的界线、「尊敬者」的界线、「认识者或熟人」的界线,「敌对者」的界线等四组界线之分。当修慈心禅的行者内心,对四组内的四种对象视为有情众生,并希望他们皆可获得安乐,进而感到对他们的慈心已达至等时,那就是「破除界线」。

在这里,当自己与别人之间没有差别,能以平等的慈心面对一切众生,并且感到已经破除界线的时候,便是《清净道论》中所说的:这就是已经获得「近行定」(Upacārasamādhi)了。

若想亲自感受到那样的「破除界线」,那么,就依上述的次序修习慈心禅吧!

修慈心的十一种利益

如刚才所说,一个能熟习慈心禅的行者,佛说此人可以获得十一种利益。

1.安睡(能安稳地熟睡)

2.平静地醒来

3.不做恶梦

4.被人爱敬

5.被非人爱敬

6.众天护佑

7.不受武器、毒药、火的伤害

8.迅速得定

9.面貌慈祥悦泽

10.临命终时,心不颠倒

11.命终可转生梵天界。

作为梵天众生也可修慈、悲、喜、舍等四梵住。修慈心禅所能获得的十一种利益之中,光是获得「安睡」与「平静地醒来」两种,就已经是多所饶益了。常言道:「每个人都有十亿个烦恼。」世间之苦恼、担忧等思虑是相当多的,当进入睡房,头一靠落在枕头上,内心的思虑总是一串串地不停浮现,纵使百般努力,你也是去不掉那些思虑的,思虑依旧会持续不断。于是,唯有辗转难眠地度过半夜,有些人甚至整夜与思虑一起打滚到天亮。世人似乎不知道佛陀已经给我们留下了「慈心安眠药」。所以,光是获得「安睡」与「平静地醒来」等两种利益,这慈心禅已经对世人有着无法言喻的好处了;假如还能获得其余的利益,那就更加不用说了。

获得了第一与第二种利益后,要获得其余的利益根本就不难,适当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了。

慈爱有三种

这个「愿众生得益、安乐」的慈心,若只出现在意业上,是不足够的,必须与身业和口业一并出现,这是很重要的。所以将「慈爱」分为三种:身业慈(Kāyakammamettā)、语业慈(Vacīkammamettā)、意业慈(Manokammamettā)。

身业慈

所谓「身业慈」,即系执行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因为自己本身存有「希望众生得益」的慈心,所以就不会做出伤害、亏损到任何众生的行为动作,只会做能令众生获得安乐、得益的事情;这就是「身业慈」。

语业慈

用口说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因为自己本身存有「希望众生得益」的慈心,所以就不会去说出伤害、亏损到任何众生的话。只会说能令众生获得安乐、得益的事情;这就是「语业慈」。

意业慈

思虑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因为自己本身存有「希望众生得益」的慈心,所以就不会思虑出伤害、亏损到任何众生的想法。只会思虑能令众生获得安乐、得益的事情;这就是「意业慈」。

假如自身之中真正存有慈心的话,就已经有「身业慈」和「语业慈」了。

——恰宓尊者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