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哈希尊者传1

 

 

Mahasi_1982

Mahāsi Sayādaw 1904-1982

Mahasiwalking

Mahāsi Sayādaw 1904-1982

中译序

Sabbādanaṃ dhammadānaṃ jināti.

《马哈希尊者传》(Biography of The Most Venerable Mahāsī Sayādaw)英译本最初于1982年在缅甸由「佛教摄益协会」出版。此中译本所依据的英文底本,乃是2009年由雪兰莪佛教内观禅修会(SBVMS)出版的英文增订本。底本比1982年的本子,增补了许多精采的照片、佛法书籍推介和几篇与马哈希尊者相关的文章、报导。中译时,则省略了其中的佛法书籍推介部分。底本的梵语、巴利语有不少讹误,译者已尽可能加以校正,但相信仍有一些遗漏。书中有诸多人名、地名的缅语音写,由于译者不谙缅语,仅能凭猜测予以音译,相信会与真正的发音差距不少。

此书翻译得以完成,要感谢许多的远因近缘。福严佛学院厚观院长多年来聘雇译者担任佛学院教职,让译者学以致用,并于经济上无有后顾之忧,是译者能够翻译此书的最大助缘。由于佛陀原始正法中心大越法师的鼓励,译者方下定决心致力于此书的翻译工作。译者能用于翻译的时间有限,完成草稿后,多亏此书的第二译者何孟玲居士,能够拨冗帮忙,在对照译文初稿与英文底本后,更正错误的译文并给予整篇译文适度的修润。多亏她的帮助,这本传记才能呈显给读者。传记中有些缅文的著作与地名,是笔者所不熟悉的,多亏班迪达禅修中心荳莎露法师(Daw Caru)和曾国兴居士的协助,译者才能厘清这些名称的意涵。

翻译此书初稿时,正值母亲因肝癌住院、往生的前后。译者要借此机会感谢母亲的生养之恩,感谢她让译者一路追求自己的理想,无有后顾之忧。倘若此翻译能带给华人读者任何法施之利益,愿此法施之功德回向给重启新生的母亲,愿她尽未来际,皆能在佛法的护佑下,永远幸福、快乐、安详。

温宗堃

新竹.福严佛学院

2011年5月9日

凡例

◎ 半角中括号“[]”内的数字,表示原英文底本页码。括号后为该页内容。

◎ 本书中注脚皆为中译者所加。

给读者

这本《马哈希尊者传》乃由戒喜西亚多[1]所编著,精确记录了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念处内观禅修老师的辉煌一生。

一切施中,法施最胜——现在与您分享的这份法的布施,来自许多人的祝福,他们都已接触到最尊贵的马哈希尊者所教导的佛法。

希望您仔细地阅读此书的内容并与其他人分享,以便其他人也获得激励并为涅盘而精进努力。

善哉!善哉!善哉!

英文增订本致谢

最尊贵的马哈希尊者,在他已出版的许多佛经讲记里,已将佛陀教法带给众多希求从轮回解脱的人们。几个佛教组织都曾再版他的佛经讲记,包括雪兰莪佛教内观禅修会(SBVMS)。

但是,很少人有幸读到马哈希尊者的传记——他是一位擅长教授僧俗二众佛典之精髓(pariyatti)与从轮回解脱之正确修行方法(paṭipatti)的禅修大师。这本传记只在1982年于缅甸初版时印行了2,000本,之后便没有再版。

为了向读者介绍当代最伟大的念处内观禅师的一生所蕴涵的智慧,在雪兰莪佛教内观禅修会的Tan Guan Chai(亦称为Uncle Tan)的勤勉奉献努力下,我们得以在2009年出版这在1974年由戒喜西亚多(Ashin Sīlānandabhivaṃsa)所编著的《马哈希西亚多传记》。此2009年版,新增了(一)〈马哈希尊者之世界弘法〉——这是由U Kyin所英译,最初刊于1997年的《马哈希五十周年纪念》(Mahāsī Golden Jubilee Magazine);(二)〈马哈希尊者的圆寂〉——此是由阿格祇恰拉比丘(Bhikkhu U Aggacara)所记[x];(三)戒喜西亚多所述的〈马哈希尊者〉;(四)两篇关于佛典结集大会的附录——这是为了方便那些想多加了解此事的读者参考用的。

增添更多马哈希尊者生平的事迹与照片,这是缅甸马哈希禅修中心(Mahāsī Yeiktha)的住持,戒谛拉西亚多(Sayādaw U Jaṭila)所建议,他毫不犹豫地指示马哈希禅修中心的佛教摄益协会(Buddha Sāsana Nuggaha Organization, BSNO)主席U Win Htein先生来协助我们。2009年8月,我们非常感激能收到佛教摄益协会主席寄来的许多照片(皆存在CD光盘片里)以及戒喜西亚多(2005年过世)回忆马哈希尊者的缅文访谈文字稿。我们把握住这绝佳的机会,在本版传记中复制了许多之前绝少或未曾出版面世的珍贵照片,帮助我们更加了解马哈希尊者生平的行谊。非常感谢马来西亚巴生(Klang)的戒行西亚多(Sayādaw U Sīlacara)和美国的帝萨那西亚多(Sayādaw U Thitzana)翻译了照片上的缅文标题以及戒喜西亚多的访谈稿。马哈希尊者到访英国奥肯赫特(Oakenholt)的照片,承蒙英国佩色拉比丘(Bhikkhu Pesala)提供;此书也有一些信息,是来自网络(如Wikipedia)和参考其他书籍。我们投入许多的努力和时间在这本书,整个传记附有为数不少的照片,在这些照片的参照说明下,使得本书变得饶富兴味且多采多姿。

Sister Christine Lee将戒喜西亚多所著的英译本重新打字;因为陆续有更多的数据加入,所以做了好几份草稿。这些皆由Uncle Tan校稿,Sister Wooi Kheng Choo协助他更改、修正原来的草稿。眼前的这个版本,已由Uncle Tan、Sister Wooi、Sister Christine多次校对过。[xi]即便如此,若有任何疏忽、错误,恳请读者谅解。

此外,我们也要感谢许多法友热心地提供、捐赠有用的物品和财物,倘若没有他们的支持,这本书便难以出版。也感谢Kenny Ngoi、Liew Elaine和Yeap Boon Hean在美编方面提供协助。

Uncle Tan在雪兰莪佛教内观禅修会的支持下,出版了马哈希尊者共三十二本的讲记;也将七本马哈希尊者依佛陀教导阐述念处内观禅修的著作,合编为一册,将来再版该合编本时,会加上Dr. A. Kell的《内观禅修课程入门》(Introduction to a Course of Vipassanā Meditation)作为附录,帮助新学禅修者建立对禅修本身以及禅修老师的正确态度。因为曾经如此致力于弘扬马哈希尊者所教导的佛法,所以,Uncle Tan能编辑出版这本独一无二的马哈希尊者传记,是势之所必然的。

Uncle Tan另一项重大的法布施是出版三藏法师.明昆西亚多.维奇塔沙罗毗旺萨(Mingun Sayādaw Bhaddanta Vicittasārābhivaṃsa)所著的《大佛史》(The Great Chronicle of Buddhas),共六册合计5,516页。这项巨大工程的准备,费时四年(1996─2000)。Uncle Tan孜孜不倦地改正原先的错误字句,提供了我们《大佛史》的更好版本。做这浩大工程时,Uncle Tan得到Sister Jackie、Sister Kim(Mrs. Tan Guan Chai)和其他义工法友的帮助。[xii]所以耗时四年的另一个原因,是募集出版这一套辑作八本的《大佛史》所需要的资金。

Uncle Tan法布施的顶点是,在迪达古国际佛教学院(Sītagū International Buddhist Academy)院长智自在西亚多(Sayādaw Dr. Ashin Nyānissara)建议下,出版了一九五四年仰光第六次佛典结集大会的巴利三藏佛典。

最后,Uncle Tan希望表达对他家人的衷心感谢:[xiii]

感谢Sister Lim Im Kim(妻子)一生的陪伴。

感谢Sister Penee Tan(女儿)与她的家人,为他提供每天的饮食,及其他的需要与协助。

感谢在澳洲的Mr. Sunny Tan(儿子)与他的家人,关心他的健康并以独特的方式给予鼓励。

最后,要感谢法友Sister Wooi Kheng Choo、Sister Christine Lee Chin Har的种种帮助;若没有她们,这本书便不可能出版。

对于未表述出来、被不小心遗漏的善人们,请安心,你们的功德并非较少。

希望这本关于念处内观禅修大师的传记,能激励你为了证得涅盘而努力。

愿一切众生为三宝所护佑,在最短的时间内,证得宁静、安详、智慧与涅盘!愿一切众生分享这法布施的功德!愿佛陀教法久住世间!

善哉!善哉!善哉!

Wooi Kheng Choo

2009年9月24日

关于编者——戒喜西亚多

撷录自戒喜西亚多所著,2008年由Inward Path出版的《佛教的纲要》(The Fundamentals of Buddhism

Silananda sayadaw grey-1 三十多年前,马哈希尊者指派戒喜西亚多(Sayādaw U Sīlānanda, 1927─2005)留在西方弘扬佛法。西亚多是美国加州法喜寺(Dhammānanda Vihāra)的住持,也是美国上座部佛教会(Theravāda Buddhist Society of America)、法轮禅修中心(Dhammacakka Meditation Centre)以及如来禅修中心(Tathāgatha Meditation Centre)的精神导师。在缅甸[xxx],他也是仰光马哈希禅修中心三位精神导师的其中一位。

西亚多于公元1929年11月16日,生于曼德勒(Mandalay)一个虔诚的佛教家庭,年幼时在一所美国浸信会传教学校接受教育。十六岁出家为沙弥,并开始接受正式的佛法教育,四年后,受具足戒成为比丘。

他拥有两个「法阿阇黎」(Dhammācariya)学位,并曾任教于「阿提投达勇巴利大学」(Athithokdayone Pāḷi University)。也曾是曼德勒文理大学(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)东方研究系的外审员(external examiner)。西亚多是三藏巴缅字典的主编,也是仰光第六次佛典结集大会(1952─1956)中,巴利三藏及其注释书的杰出编辑委员之一。

在佛法的著作方面,缅文与英文各有七本。七本英文著作是: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(四念处)[2]Volition: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Kamma(思:业力法则入门)、No Inner Core: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octrine of Anattā(没有内在的核心:无我论入门)、The Man Who Called Himself Tathāgatha(自称为如来的人)、On Clear Comprehension(正知)、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(三相)和Vipassanā Meditation Instruction(内观禅修教学)。

MahasiSilananda 西亚多被视为深具慈悲与智慧的老师,能以英语、缅语、巴利语、梵语教导内观禅修、阿毗达摩及上座部佛教教理,曾在美国、日本、欧洲、亚洲等地多次带领密集禅修。

一九九三年,戒喜西亚多得到缅甸宗教当局授予「大至上智者」(Agga Mahā Paṇḍita)的头衔;在一九九九年,被授予「大至上正法炬幢者」(Agga Mahā Saddhamma Jotikadhaja)的尊荣。也曾担任位于仰光的国际上座部佛教大学(International Theravāda Buddhist Missionary University)的校长,并在二○○○年获得仰光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。

戒喜西亚多在公元二○○五年八月十四日辞世,享年七十七岁。


  1. 缅文“saya”是「老师、教师」的意思,“-daw”则有「伟大的、受尊敬的」之意。“Sayadaw”一词,原是缅甸古代国王授予其所从学的比丘之一种头衔,今日则已普遍被用来尊称年长或德高望重的比丘。附带一提,在缅甸,德高望重的比丘可能会有两个名号,一是出家时的法名、另一是于“Sayadaw”一词之前冠以其住持的寺院名称或地名等而为其称谓,如:马哈希西亚多(Mahāsī Sayadaw),“Mahāsī”是其驻锡寺院的名称,其出家法名原是“Sobhana”(清净、美好)。
  2. 此书有中文译本:《正念的四个练习》,橡树林出版社。

下一页:马哈希尊者传2